【聚焦】宿州首例少年纵隔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成功开展
发布时间:2022-01-21来源:浏览量:
妙术见真章 精诚医者心
在一个成年人心脏上动刀
已经让人胆战心惊
在一少年心尖尖上手术......
刀尖上的舞者
生命速递!永葆初心,使命必达!
元月19日,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学勤博士团队医师成功开展一例少年纵隔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该患儿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在国内非常罕见,此项高精尖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为我院心脏外科医疗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男性,15岁,一场突来的不适,使这位朝气蓬勃的少年备受打击。2021年7月出现胸部疼痛不适,伴胸闷气短,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发烧,但输液治疗数天后症状逐渐加重,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患者胸部CT提示:纵隔肿瘤,重度胸腔积液。病理结果提示:生殖细胞肿瘤,考虑为卵黄囊瘤。卵黄囊瘤为高度恶性肿瘤,这无疑给15岁的孩子宣判了死刑。父母为了孩子的一线生机,四处奔走求医未果。2022年1月入住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张学勤主任接诊后非常重视,随即完善全身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家庭情况及患者相关历次检查后,组织科内全体医护人员开展病例讨论和治疗方案,充分评估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手术风险。由于该病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国内外相关诊疗经验缺乏,而且该患者肿瘤较大,侵犯肺组织、心包、右心房、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尤其是右侧肺门处,肿瘤与右肺动静脉及支气管关系密切,考虑完整瘤体切除存在极大困难,同时该肿瘤生长速度快,瘤体血运丰富,肺门处如无法完整切除可能出现术中大量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状况发生张主任在与国内知名业内专家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决定行纵隔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瘤体切除+心包切除+部分肺组织)。同时,备用体外循环或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右心房转流术,为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保障。手术台上,张学勤博士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默契配合下,成功完成该患者纵隔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包含完整瘤体、部分心包、部分肺组织、部分膈肌组织、纵隔胸腺组织、右侧隔神经部分切除吻合),成功将肿瘤从上腔静脉、无名静脉等重要脏器组织剥离,避免了使用体外循环、血管置换。此举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确保肿瘤术后远期预后良好。历时5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总失血量约200ml,术后见标本大小约12*9*8厘米。

手术台下,患者跳跃的心脏,平稳的呼吸,在监护仪的方寸之间传递着医者的温度和生命的希望。最终手术圆满成功,患者苏醒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监护生命体征,术后第一天,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返回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神清语明,生命体征平稳,进食流质饮食,患者顺利康复中。

新时代,新征程。我院全职引进博士张学勤,成功开展此项新技术,凸显了宿州市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效性。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护团队始终克服种种难题,坚定前行,将在今后的医疗技术上会有更多的突破性进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医者们的平凡见伟岸,大爱润物于无声,以至精至诚的专业态度谱写新时代的医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