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生时鼎,跟随安徽省第八批短期援藏工作队,于2020年05月14日进藏,开始对对口帮扶医院,西藏错那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医疗技术援助。

该县位于自治区南端,喜马拉雅山山脉东南,县城海拔4380米,进入部分乡镇,须翻越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县域内气候常年严寒,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作为一名从未涉足高海拔地区的内地人,来之前,时鼎医生虽然通过了身体上的严格检查,虽然对自己平时的身体状态信心十足,但在刚下飞机的那一刻,头重脚轻、恶心反胃等的高原反应,还是如期而至了。在半年的援藏生活中,许多援藏人都有经历的诸如失眠、头痛、呼吸困难,以及慢走也喘的不适反应,无不在这个“自信满满”的男人身上一一应验。

在尽快克服由高海拔、极寒天气及异域风俗一时难以适应生活方式带来的重重困难后,时鼎医生深知半年的时间很是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修整。在赶上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临床工作不能有序开展时,时鼎医生自行准备前期工作:做相关资料的了解调查,如既往本地常见儿科的疾病谱,既往诊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存在哪些地方性疾病,这些疾病能否经过简单的预防措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掌握本地儿科医疗技术及医疗配备情况,为下一步实用性临床工作开展,做初步构思;制定较为适合当地医疗水平的教学计划,逐步提升当地诊疗水平;多次下乡,到偏远农牧民家中,为难以离开家门的藏民同胞,送医问诊。

医院完成搬迁后,在克服恶劣气候因素和受援单位整体搬迁的不利影响后,时鼎医生及时到达岗位,有序推进临床各项工作:在完成本科诊疗常规同时,与受援单位医师共同探讨内科常见病、疑难病,并多次与派出单位相关专家连线请教,为藏民同胞排忧解难;按照既有计划,每周三下午按时讲课,切合实际,在传授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既往临床经验,给予应有的指导;参与医院等级创建,指导规范技能操作,并组织溺水、触电应急演练;多次下乡义诊,并为抵边搬迁,“五下乡”活动等贡献应有的医疗保障;在今年9月中下旬至10月底归期前,在县政府安排下,联合县疾控中心,积极参与错那县城中小学、曲卓木乡完小、曲卓木乡郭梅双语幼儿园及塔嘎村双语幼儿园的“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工作,累计筛查1500人次左右。由于防控及时,措施得当,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生活方面,与同来援友团结互助;尊重藏族同胞生活习惯,学习他们的文化习俗,主动与藏族同胞交心交流,主动融入对方的生活圈子;在休闲之余,与他们一起开心的唱歌,过林卡,一起学跳锅庄舞等娱乐节目;也是在西藏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在热情朋友们的张罗下,时鼎医生过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生日,让他终生难忘。这样在缓解不利气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余,还可以缓解思乡之苦,并且还能够更好的开展援助工作。

很多的藏族朋友,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的在时鼎医生面前提到:所有的援藏朋友们,来了就是付出,来了就是奉献,即便是什么也不做。没有付出的精神,没有付出的心态,没有付出的勇气,做不出这个艰难的选择:在得到援藏通知文件时,家中上有年近80岁的老父亲,下有五岁多儿子和刚刚出生四十多天的女儿。虽常说父母在,不远行,时鼎医生,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为了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责任,为了满足一颗奉献的心,也是受了我院一批又一批援藏前辈的影响,还是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援藏申请。虽然可以预想即将面临着的困苦生活,知道了老公坚定的理想与坚决的态度后,作为妻子,也就一句话:想去你就放心去吧,实在不行,我就带着孩子们回娘家。老公援藏半年,老婆孩子们就在娘家待了6个月。援藏期间,家人之间,也只有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缓解相思之苦。援建刚开始不久,年幼的儿子,每次视频都会询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说想爸爸了,每当此时,相思之泪都会在这个中年男人的眼中打转;老父亲为了不影响儿子援藏工作,住院治疗近半月时间不予告知;老岳父也没能在临终前见到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28日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提到:你们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继续发扬“爱国守边精神”、“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对于援友来说,来之前,时鼎医生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艰苦不怕吃苦,缺氧要不缺精神。高尚的品质固然可贵,但没有人不怕吃苦,在缺氧的情况下,别说不缺精神了,其实大脑常都是处于空白的。虽然西藏的地理条件是艰苦的,高原反应是确实存在的,但在援藏人的心中,一直都有想到:这片是我们的藏族同胞不畏艰辛、不计回报、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世世代代守护着,才有这片大好河山,才能开出这人间最美的格桑花。在时鼎医生看来,代代藏族同胞,都是我们美丽疆土的守护者,所有的援藏人,定要成为他们健康的守护神,为他们守护健康,守卫安心。一批批援藏人,也定要为国家兴边富农行动“十三五”规划中,为西藏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改善医疗生活条件,为满足西藏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个人的微薄之力。

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一位援友老师说过:援藏,既需要崇高的信仰和深沉的情怀,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不是图一时新鲜、逞口舌之能,必须扎根土壤,才能绽放绚烂。时鼎医生一直相信,在有中华民族作为强大后盾,经过一代一代援藏人的努力,无论是藏族同胞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文化建设,都将会有长足的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发展,人间最美的格桑花,在这片雪域高原,将永远绽放。
门诊服务咨询电话:2561778、2560020
急诊服务咨询电话:2560038
入院服务咨询电话∶白班 3045194,13339077992 ,夜班 3323910
医疗工作咨询电话:3032120
医保工作咨询电话:3021729
24小时行风监督与服务热线:96591
南区: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299号
北区:宿州市汴阳三路616号
邮编:234000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4009017号-1 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221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人事招聘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 宿州市立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