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组织架构 > 防保科

组织架构

防保科

 

一、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建立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外置管路、雾化器等附件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管路最低处,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

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应24小时更换。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

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面罩,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建立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不同类别的手术安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下进行;传染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3、出入手术室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室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控制闲杂人员进入。进入手术室人员按要求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和口罩。

4、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手术衣、口罩、帽子潮湿应立即更换。

5、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6、术者应努力提高手术技巧。避免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7、必须进行的伤口引流,应首选闭合式引流。

8、换药应严格遵守换药原则,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感染伤口、最后换隔离伤口。特殊感染病人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严格进行隔离并做好自我防护。

9、对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若无禁忌症,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洗澡;

10、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必须备皮时选择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进行;严格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

11、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外包装后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12、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建立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

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

4、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

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

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

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

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四、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建立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指征,必须时使用,并尽早拔除。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3、医务人员应掌握有关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使用、插入方法、维护以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接受相关知识培训,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4、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选择合适的导管,尽量使用单腔导管和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

5、妥善固定导管,妥善处置穿刺部位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当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三通锁闭保持清洁。输液管更换频率不宜过勤,除非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才更换;

7、开展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与反馈。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即拔除导管,严禁原位更换导管;

8、积极治疗和处理患者原发感染病灶。

 

五、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控制制度

1、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早治疗糖尿病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头、洗澡,衣服宽松,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积极治疗皮肤病,减少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扁桃体炎、龋齿及手足癣感染。对住院的危重症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产生。

2、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其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3、褥疮

预防方法有:1、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勤翻身,保护骨隆起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2、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易发生褥疮的病人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4、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

4、烧伤感染

(1)、加强感染监控

严重烧伤后感染发生发展有一过程,且变化快,注重感染早期症状,及早采取措施,便于终止其进一步发展。有效的监控措施包括对有细菌定植的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控,做到及时送创面分泌物培养;环境卫生监控。医院成立感染监控小组,及时地发布细菌感染发生状况和药敏结果;临床治疗及时地分析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严格地无菌隔离措施

准备有消毒隔离条件的病房,最好是单间,做好床旁隔离,减少或防止细菌的入侵;静脉输液时,避免或尽量远离创面做静脉切开;注意妥善保护创口,及时更换渗湿的敷料;采用屏障护理技术,防止经污染物传播病原菌;消除来自饮食中的潜在病原菌;病房器具专用;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洗手、换衣、戴手套制度;实行终末消毒制度。

门诊服务咨询电话:2561778、2560020

急诊服务咨询电话:2560038 

入院服务咨询电话∶白班 3045194,13339077992 ,夜班 3323910

医疗工作咨询电话:3032120 

医保工作咨询电话:3021729

工作时间投诉电话:3029013    值班时间投诉电话:3040363    

南区: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229号

北区:宿州市汴阳三路616号

西区:宿州市银河二路与磬云北路交汇处

邮编:234000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4009017号-1    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221号


blue.png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人事招聘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   宿州市立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